犯罪中止是什么形态
一、犯罪中止是什么形态
犯罪中止,就是我们说的那种在犯罪过程中突然不干了或者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出现。
它可以分成两类:消极中止,即自己停下犯罪行为的,如在预备阶段或执行过程中就不想干下去了;还有一种叫积极中止,不仅要停下来,还要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执行完之后,结果出来之前。
根据中止的时间和地点,还能细分为预备中止、实行未了中止和实行终了中止,下面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预备中止,就是在准备犯罪的时候就不想干了;实行未了中止,就是在犯罪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不想干了;实行终了中止,就是犯罪都做完了,但是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
《》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二、犯罪既遂,未遂,中止,预备的区别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与既遂有四大区别:
1、时间节点:在已开始作案后出现,但预备阶段无此情况;犯罪中止需在行凶过程中放弃,包括预备或开始后但未结束前。
2、未能完成的原因:犯罪未遂是因意外因素无法完成,如想做却不可为之事;犯罪中止则是自行决定停止,即能做却选择不做。
3、行为结果:犯罪未遂是未能达成目的,即未完成所有犯罪要素,但可能产生伤害;犯罪中止则须完全放弃,且需有效阻止已实施犯罪的法定后果。
4、刑事责任:预备犯可参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罚;未遂犯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中止犯若未造成损失,应免于处罚,否则应减轻处罚。
以上是犯罪中止是什么形态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