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三类犯罪停止减刑假释吗
一、国家规定三类犯罪停止减刑假释吗
针对被判定为特定种类罪行的罪犯,将暂停实施减刑和假释。
此项规定主要涵盖的就是那些对我国国家安全、公众秩序及人身生命的严重威胁,譬如故意谋杀、涉及性侵犯的严重罪行以及公然等犯罪行为。
这部分人群虽然在服刑期限内积极表现优异,有意忏悔并反省自身的罪过,同时也已尽数完成了对其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或者超过这个数字,经过他们的改造机关提出申请,履行了法定程序的前提下,方可得到人民的裁决,批准进行假释过程。
《》第八十一条【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以及因、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刑法》第八十三条【假释的考验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二、假释成功几率大吗
假释的可能性取决于多个复杂的影响因素,如犯罪行为的恶劣性质与严重程度、罪犯在服刑期间的行为表现及其改过自新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现行等方面。
一般而言,倘若罪犯在狱内展现出优秀的行为表现及积极向上的改造态度,其所涉犯罪行为又未达到极端严重程度的话,那么假释获得批准的机率便相对较高。
每宗具体个案的成功概率仍需依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评估与判断。
三、假释完毕后发现漏罪怎么办
若在假释期间内发现了先前尚未察觉的犯罪行为,也就是所谓的漏罪,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假释将会被依法撤销。
这意味着涉案人员需要再次返回司法机构接受相应的处理,而其在假释期间的良好表现并不能替代原有的刑罚执行。
针对所发现的漏罪,将按照法律规定与原有罪行合并计算,具体的处罚措施则要视漏罪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来决定。
以上是关于国家规定三类犯罪停止减刑假释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