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凶器正当防卫怎么处理
一、带凶器正当防卫怎么处理
若对方持有武器且行径危及当事人安全,那么当事人的所作所为就可被视为正当防卫,无需为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反之,倘若对方未携带武器,当事人却因过度防卫导致对其实施伤害,则有可能构成,须对此涉嫌的负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应视具体情况适当减轻或豁免处罚。
合法的自卫行动通常定义为在面临外界危险时保护自身不受侵害的必要措施;若确属正当防卫,即便对他人造成了损害,也通常不需承担法律责任;这些均是由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具备的条件有什么
1. 防卫措施须出于捍卫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个人或他人生命安全及财产等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之必需,此种非法侵害可以针对国家、集体,亦可针对个体;侵害主体既可是行为人本身,亦可涉及他人;可能触犯人身权益,也可能波及财产或其他方面权益,凡属旨在维护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而采取的行动,均适用于本项规定。
2. 必须存在实际的非法侵害行为。
这里所说的“非法侵害”,应理解为对某项权利或利益的侵犯受到法律明确禁止,这其中既包含了犯罪行为,同时也涵盖了其违法性质的侵害行为。
3. 必须是正在进行中的非法侵害。
正当防卫的宗旨在于阻止非法侵害,防止危害后果的产生,因此,非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之中,而非尚未开始,或是已经结束,抑或是行为人已经主动停止。
若非如此,则构成防卫不适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 必须直接针对非法侵害行为人实施。
也就是说,正当防卫行为不得对未实施非法侵害行为的第三方(包括非法侵害行为人的亲属)造成任何损害。
三、防卫过当致死怎么判
所谓防卫过当,即是指警戒防卫的行为超过了法律所设定的合理限度范围,进而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类情形。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相关条款,即第二百零条第二款明确指出,如若因防卫过当而触犯刑律,“应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如何准确判断何种情况下应予以减轻、减轻幅度多大,以及何种情况下可予以免除处罚,通常需要全面考量防卫的具体意图、过当程度、罪过形态以及防卫行为所保护的权益性质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以上是关于带凶器正当防卫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