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怎么判刑
一、犯罪中止怎么判刑
依据我国第二十四条的明确规定,所谓犯罪中止,乃是某项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犯罪分子自行主动地选择放弃实施,或能积极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之表现形式。
关于犯罪中止的惩处原则方面,总体而言,若某名中止者并未对社会大众及他人财产权等权益造成实际损害,则应依法给予宽大处理,给予其免于惩罚的待遇;反之,倘若这名中止者事实上已经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则在做出最终裁量时应适度减轻其刑事处罚程度。
在司法实践中的分析处置过程中,侦查机关和审判机构亦须充分考虑到中止犯罪的动机、犯罪行为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该犯罪分子是否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等诸多因素。
《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和预备有何区别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之间的差异在于:
1、前者为犯罪筹备工具并营造条件的行为;后者为法律认可且提倡的行为;而犯罪中止则被视为犯罪状态,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二者构成要件各异,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或切实阻止了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反之,犯罪预备则是行为人具备犯罪意图的表现。
以上是犯罪中止怎么判刑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