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确实存在一种情况,即教唆犯在实施完其具有直接导致他人产生犯罪故意和动机的教唆行径之后,若在其他已受到其教唆而萌生犯罪念头之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动之后,能够积极有效地采取措施阻止该犯罪后果的实际发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该教唆行为构成了犯罪中止。

倘若该教唆犯虽然主观上有终止犯罪的意愿,却未能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段来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那么我们便无法将此视为该教唆犯成立了犯罪中止。

《》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和应该怎么判刑

关于未遂罪行,根据既定的法律条款,可参照已遂罪行予以从轻或减轻惩罚。

对于中止犯罪行为者,倘若并无实质性的伤害发生,则应豁免其刑罚处罚;若确实引起了损害后果,则应对其予以减轻惩罚。

所谓犯罪未遂,即是指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因犯罪分子自身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导致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至于犯罪中止,则是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以上是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米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34326.html

标签: 律师法律

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的相关文章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对吗(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对吗为什么)

1.犯罪的停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施阶段,对吗?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委托行为尚未完成的,犯罪自动放弃;其次,委托行为完成后,犯罪后果自动得到有效预防。发生了。我国现行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自愿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后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这司法实践经常使用的简洁概括的规定。遇...

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存在。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繁盛,无论其结果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

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有哪些法律规定

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有哪些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犯罪中是存在犯罪中止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想要中止犯罪行为;客观上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法律依据: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

教唆犯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犯即使没有亲自实施犯罪行为,也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规定什么是教唆犯罪? 刑事案件的自首认定条件什么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只有满足...

转化型抢劫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转化型抢劫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转化型抢劫存在犯罪中止。 转化型抢劫实施盗窃、诈骗、行为过程,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从而转化为。 转化型抢劫的整个过程,从着手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开始,到最终完成抢劫犯罪之前,都可能出现犯罪中止的情况。若...

共同犯罪中存在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犯罪中是存在犯罪中止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想要中止犯罪行为;客观上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教唆犯罪和未被教唆犯罪的区别

一、被教唆犯罪和未被教唆犯罪的区别 两者所处的领域及本质特性截然相异。 首先,就其所属的类别而言,未遂教唆属于共同犯罪体系的一部分,由此,其教唆者与受者间便构建起了共关系,而其自身作为这一共关系的尚未实现的形态,另外,还有预备阶段的教唆以及中止状态下的教唆等两种未完成形式;教唆未遂仅仅...

教唆犯罪中止教唆犯如何判?

一、被教唆犯罪中止教唆犯如何判? 被教唆中止犯罪,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教唆,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24条和29条有规定。 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怎样的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1、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