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刑法关于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规定

一、刑法关于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规定

我们再来看看刑法里对于从犯和教唆犯这两种罪犯类型的具体规定。

从犯,就是那些在犯罪过程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

对他们的处理,也应该比照那些主导犯罪的人(也就是主犯),适当的轻一些才行。

再来说说教唆犯,这个就更有意思了,它是指那些故意去教唆别人犯罪的家伙。

至于怎么给他们定罪量刑,那就要看他们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

虽然这两类人都算是犯罪行为的参与者,但是他们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大小还是有些许区别的。

《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从犯与教唆犯的区别在于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这两个名词的概念。

教唆犯,就是用各种方法让他人去犯罪,比如鼓励、引诱、授意、挑拨、贿赂等等。

而被教唆的人原本并无犯罪意愿,但经过教唆者的“洗脑”后,执行了他们的犯罪计划。

那么教唆者就算是教唆犯了。

而从犯,就是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到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那个人。

其次,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共同犯罪中的分类方式有什么区别。

教唆犯,就是根据每个共犯在犯罪中的角色和行为来划分的。

而从犯,则是看他们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来区分的。

最后,我们来说说它们受到的惩罚有何不同。

如果你教唆别人犯罪,那就要看你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来决定你应该受什么样的惩罚。

如果你教唆的对象还是个未成年人,那就更严重了,你得接受更严厉的惩罚。

至于从犯,法律规定他们应该得到从轻、减轻甚至是免除处罚的待遇。

三、教唆犯和胁从犯区别在哪

在刑法理论之中,主犯、从犯、教唆犯以及胁从犯乃是针对犯罪行为中所涉人员在中的不同角色而做出的划分,这些角色各自对应着特定的法律责任及惩罚措施。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并分析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

首先,何为主犯?主犯是指那些在犯罪团伙中扮演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又或是在集体犯罪行径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的个体。

相较于其他犯罪参与者,主犯通常需要承担更为严重的刑事责任。

其次,从犯又是什么?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发挥次要或辅助性作用的犯罪分子。

与主犯相比,从犯的刑事责任通常会相对减轻。

再者,教唆犯的定义又是如何?教唆犯是指那些通过言语、行动等方式,诱导、怂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尽管他们自身并未直接参与到犯罪行为当中,但仍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后,胁从犯的含义又是怎样的?胁从犯是指那些在受到暴力、恐吓等强制手段的逼迫下,被迫参与到犯罪行为中的人。

由于胁从犯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因此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可能相对较轻,具体的裁量标准则取决于其参与犯罪行为的程度以及所遭受的威胁程度。

综上所述,这些犯罪参与者的角色分类对于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依据每一位犯罪分子的实际角色和责任,从而确定适当的刑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关于刑法关于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规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米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34585.html

刑法关于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规定的相关文章

刑法关于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

一、刑法关于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关于从犯以及教唆犯的,其键在他们在中角色及性质。 所谓从犯,即在共同罪行为中发挥次要或辅助性功能人员。 这种角色涵盖了为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提供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阻碍等,或是在主犯的指令下完成特定的犯罪行动,或者在普通共同罪...

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在哪

一、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在哪 在阐释从犯教唆犯这两类罪者时,我们需对它们在义、作用及责任承担上差异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从定义角度来看,从犯是在实施共谋罪过程中发挥次要或者辅助作用人员,而教唆犯则是指那些煽动、劝诱甚至引诱他人实施罪行为个体。 作用层面来看,从犯在整个罪活动中...

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

一、胁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 在我国现行体系中,共存在两种主要的犯罪形态,分别为胁从犯和教唆犯。 其中,胁从犯是指在面临他人压迫或者威胁情况下,基恐惧心理而参与到特罪行中人。 相比较而言,此类人员主观恶念程度相对较低,颇具良知,因为他们所法犯罪行为并非出自愿,而是被逼无奈。...

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

一、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 教唆犯和从犯之间主要差别就是: 1.名称上就不一样。 教唆犯呢,就是那种用各种方来诱导别人家伙,比如劝说、利益诱惑、暗示、怂恿等等,让那些原本没打算人跟着他一起干坏事;而这些教唆别人人也就成了教唆犯了。 从犯嘛,就是在一起罪活动中扮演着次要或者...

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是什么

一、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是什么 从犯教唆犯事司领域分别扮演着两种不同角色。 从犯是指在罪活动中起到次要或者附属性作用涉案人员,他们往往与主谋者形成对比系。 尽管从犯在其罪行为中对整个罪进程产生了一程度促进作用,然而,这种推进效果绝非决决策因素。 反观教唆犯,...

帮助犯和教唆犯从犯

一、帮助犯和教唆犯从犯吗 在律领域,帮凶并不必然属共谋,同样,教唆犯并非皆为主要罪者。 这是因为具体情况需依据罪在中所扮演角色及承担任务展开判,根据不同身份位可以将其划分为主谋、从犯以及胁从犯等。 而帮凶恰好属于从犯的一个分支。 在共同罪过程中,帮凶并非直接参与到罪...

教唆犯和从犯的区别

一、教唆犯和从犯的区别 在我国体系中,教唆犯与胁从犯正是两类迥异形态。 所谓的教唆犯,就是当事人故意挑动、蛊惑、鼓吹以及采取其他方式诱发他人进行罪行为干预者; 然而,胁从犯却是指在面临他人淫威、恫吓或胁迫境况之下,被动地参与到罪活动之中人。 相较而言,教唆犯的构成需要明显...

犯从犯原则(对于从犯的处罚原则是)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律知识,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武器来保护好自己权益。如果您生活正面临着与的从犯实行什么原则,从犯的特殊事责任原则是什么?相关的问题而无解决话,那么可以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的从犯实行什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