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工作单位不给工伤赔偿合法吗

在职工作中意外受伤或患职业病时,工伤赔偿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险。有些工作单位却拒绝支付工伤赔偿,这引发了劳动者的质疑和担忧。

一、工作单位不给工伤赔偿合法吗?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为其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发生工伤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进行工伤认定,并向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作单位不给工伤赔偿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工伤认定不予通过怎么办?

工伤保险待遇的享受以工伤认定为前提。如果用人单位拒不认定工伤,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如果职工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年内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工伤待遇拒不支付怎么办?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举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依法催缴。劳动者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书生效后,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34721.html

工作单位不给工伤赔偿合法吗的相关文章

工作单位不给工伤赔偿法吗

工伤赔偿是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时遭受事故害或患职业病,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医疗费、生活费、残补助金等费用。工伤赔偿制度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基本生活。那么,工作单位不给工伤赔偿是否违呢? 一、工作单位不给工伤赔偿法吗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为职办理...

催收公司不断给工作单位打电话,这合法吗?

催收公司给工作单位打电话,这合法吗

问题解答催收公司通常会使用多种方式来追收债务,包括电话催收,如果债务人未按时还债务,催收公司可能会债务人的工作单位打电话,以获取债务人的联系信息或者请求工作单位协助催收,这种做合法的,但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催收公司能使用骚扰、威胁或其他非手段来催收债务,也能泄露债务人的个人信息或侵...

如何合法应对债权人不断给工作单位打电话催收债务?

如何合法应对债权人给工作单位打电话催收债务?

当债权人在您的工作单位打电话催收债务时,这可能会对您的个人和工作生活造成困扰,您应当保持冷静,要采取任何过激行为,您可以与债权人沟通,说明您正在积极还债务,并询问是否有其他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影响您的工作,如果债务问题已经进入律程序,您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您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工伤赔偿标准2023新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工伤赔偿标准2023新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平报传媒记者李可可 9月14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传来消息,本市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将进行调整,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要求,增加的福利将于2023年12月底前全部发放相关人员。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科长张书生介绍,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对象是工伤或者因工伤致残的人员。...

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工伤赔偿标准新疆(工伤赔偿标准2021最新工伤赔偿标准新疆)

天山网讯(记者马贝)今年,我区连续第15次调整工伤保险待遇。已享受月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因死亡职家属抚恤金的,可享受更高的工伤保险待遇,全区8044人受益。与往年同的是,今年在往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调整了工伤住院职的伙食补贴,以及工伤住院职的交通、住宿补贴标准。统筹区域外医疗救治...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什么工作(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什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

《职业病防治》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工作中、下班时职业健康检查。国务院,并将检查结果书面通知职。违反本规定的,可处以最高30万元的罚款。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体检同。只有从事或者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业的劳动者才需要进行职业...

工作单位并与另一单位签劳动合法吗

工作单位并与另一单位签劳动合法吗 劳动规定,如果职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同后,又与其他单位签订劳动同,对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用人单位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同: (一)在间被证明录用条件的; (二)严...

工作单位不签劳动同怎样赔偿

一、工作单位不签劳动同怎样赔偿工作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同,需根据同情况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一)未签劳动同但用时间在一个月内。在此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签订劳动同,若在一个月内签订了劳动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 (二)用超过一个月满一年未签劳动同。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