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怎么延迟
婚姻是神圣的,但很多时候,婚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当夫妻之间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时,离婚就不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可能会被延迟。以下将详细介绍起诉离婚如何延迟。
一、起诉离婚怎么延迟
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自民政局登记结婚之日起,即具有夫妻关系。如果一方要提出离婚诉讼,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在收到起诉状后30日内开庭审理。有特殊情况时,可以申请延期开庭。
一方因不可抗力无法出庭:
如一方因疾病、交通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出庭,可以申请延期开庭。
一方需要收集证据:
如果一方需要收集证据,如财产分割清单、证人证言等,可以申请延期开庭。
双方协商一致延期: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延期开庭,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请,法院一般会同意延期。
二、起诉离婚如何延迟导致中止诉讼
在某些情况下,起诉离婚的延迟可能会导致中止诉讼。中止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暂时停止进行诉讼程序,当中止原因消失后,再继续进行诉讼程序。中止诉讼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方当事人死亡:
一方当事人死亡后,诉讼中止,待继承人确定后,再继续进行诉讼。
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
一方当事人因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后,诉讼中止,待其恢复诉讼行为能力后,再继续进行诉讼。
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
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满1年以上,诉讼中止,待其下落不明满2年后,可以宣告其死亡,再继续进行诉讼。
三、起诉离婚延迟导致撤诉
起诉离婚的延迟也有可能导致撤诉。撤诉是指原告在诉讼过程中主动放弃对被告的起诉。撤诉后,原告不得就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撤诉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原告主动撤诉:
原告可以随时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法院一般会同意撤诉。
法院裁定准予撤诉:
如果原告在法定期限内未补充提交证据或者未按要求补正诉讼状,法院可以裁定准予撤诉。
双方和解达成撤诉协议: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和解协议,可以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法院一般会同意撤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