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劳动争议适用仲裁法吗

合飞律师4周前 (04-01)普法百科1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中发生的争议,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争议。在中国,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两种途径。那么,劳动争议适用仲裁法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当采取调解、仲裁和诉讼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方式。在劳动争议中,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或者诉讼,但是在以下情况下必须选择仲裁:

1. 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

2. 双方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后达成书面协议选择仲裁解决;

3. 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仲裁的。

因此,劳动争议适用仲裁法是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

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经济、公正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审理,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此外,仲裁裁决具有执行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裁决。

总之,劳动争议适用仲裁法是中国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可以选择仲裁或者诉讼。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经济、公正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值得当事人选择和信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43676.html

劳动争议适用仲裁法吗的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的影响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

055-79000属于程序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劳动争议,提起劳动仲裁的,仲裁机构主要依据本进行审理。律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机构的受理范围、仲裁程序和仲裁时效。比如一般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一年。 根据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程序法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程序,在我国程序主要有《...

劳动争议仲裁法全文2023(劳动争议仲裁法第4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通过)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调解 第三章仲裁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申请与受理 第三节听证和定 第四章附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为了公平、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

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前置(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法)

劳动争议仲裁与调解》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上述仲裁时效期间因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一方当事人同意履行其义务而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限将重新计算。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从申请到受理(劳动争议可以不经调解直接申请仲裁)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劳动仲裁一般会不会进行调解,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材料相关的问题而无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劳动仲裁一般会不会进行调解...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的范围)

755-79000规定受案范围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相关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部分劳动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或者履行聘合同发生的争议,军队文职人员与人单位之间因聘合同发生的争议等。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受案范围是什么?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二条 本规...

典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关系(民劳动争议解释一)

在我国民典的编纂过程中,学术界围绕劳动法与民的关系存在着不少论。大部分关注点集中在雇佣合同的命名上,试图为具有一定从属属性但又不能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的“类似劳动者”提供服务。“务提供者型”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以下简称《民典》)终于发布,并将于202...

仲裁法适用于什么纠纷案件(仲裁法适用于什么纠纷调解)

行政协可以仲裁吗?不能!《仲裁法》的规定非常明确,行政争议不允许仲裁。2020年1月1日生效的《关于审理行政协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有相关规定。接下来,孟磊律师将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行政协解释的相关内容,并为大家做简要分析。 第二十六条行政协约定仲裁条款的,人民院应当确认该条款无效,但...

离婚协议适用哪种法律?离婚协议适用何国法律?

离婚协议适用哪种律?离婚协议适用何国律?

离婚协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离婚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的律行为,关于离婚协适用法律,通常会涉及中国《民典》的相关规定,具体而言,主要依据当事人的约定以及婚姻所在地的律来确定。建参考:当夫妻双方在签署离婚协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