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关于起外号的法律规定,给他人起外号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什么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起外号侵犯名誉权,当中对于名誉权的保护指的是任何人员都不能够采取非法的手段,对他人的人身进行侮辱,起外号这种行为的话,就是属于一种侮辱的行为,所以也侵犯到名誉权。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 1、
  • 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起外号侵犯什么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起外号侵犯名誉权,我国法律当中规定任何人的人生人格方面的权利不能受到侮辱,否则属于侵犯名誉权,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则》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源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2113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5261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4102,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如遇到问题类似还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况,建议您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先在线咨询律师可谓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46052.html

关于起外号的法律规定,给他人起外号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什么权的相关文章

侵犯他人隐私处罚法律依据,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及处罚

(1)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般不构成刑事责任,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通常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侵犯隐私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信息罪,此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侵犯他人隐私判,侵犯他人隐私如何处罚

侵犯他人隐私法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个隐私包括哪些利 (一)隐私隐瞒:隐私隐瞒权是利主体对自己隐私进隐瞒,不为人...

具体什么信息会侵犯隐私,侵犯隐私属公民的什么权

1、隐私隐瞒权是利主体对自己隐私进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2、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自己隐私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3、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隐私按照自己意愿进支配。4、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主体对自己隐私享有维护其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

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侵犯了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码和电话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等等。下面随着小编一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构成...

校园欺凌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校园欺凌侵犯了未成年哪些利和义务

校园欺凌事件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格尊严,未成年享有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利,当未成年受到欺凌时学校老师应该积极解决,对频繁出现情况需要家长介入或通过公安机解决。下面随着小编一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校园欺凌侵犯...

造谣侵犯他人的什么权

一、造谣侵犯他人的什么权利 造谣可能侵犯他人多种利: 1. 名誉。造谣往往会传播虚假信息,导致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例如编造某有不道德或者违法的行为并传播,使周围对其产生负面看,这就损害了他人的名誉。 2. 隐私。如果造谣内容涉及他人隐私范畴虚假信息,例如编造他人的生活细节...

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规定(民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规定)

来源:民日报-民日报海版 案件简介 张某某网络平台注册用户。2020年12月,了博取注,张某在其拥有7万粉丝上发布多条针对公众物何某内容,其中使用了“甩锅”、“造谣”、“祸国殃民”等贬义内涵。字。 得知后非常愤怒,认张某故意捏造虚假事实,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随后,...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处理呢(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处理最有效)

寻衅滋事罪指在公共场所寻衅滋事,寻衅滋事,殴打、追逐、拦截、侮辱、随意恐吓他人,强取东西,随意毁坏、占公私财物,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后果严重的行为. 网友咨询: 如何处理随意殴打他人的恶劣行为师答复: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