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法院对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一、法院对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1、法院对犯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一般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的,从重处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二、欺骗他人吸毒会被抓去坐牢

1、欺骗他人吸毒情节轻微的,属于治安案件,由机关对欺骗着进行罚款、拘留。但如果欺骗他人吸毒,情节较严重的,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2、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47086.html

法院对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的相关文章

法院对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怎么处罚

法院对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怎么处罚 1、法院对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一般会判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以上七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的,从重处罚。 2、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的,处三以下...

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规定2023(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关于司解释)_重复

问:向他人提供品 和吸毒场所 这是犯吗? 答:定是的。 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法院将依作出决 例如 近日,福建省泰宁县法院审结起涉案件,认定被告肖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一年徒刑并处罚金。 被告于20045月27日因寻衅滋事处有期徒刑一年。经审理...

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规定2023(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关于司解释)

问:向他人提供品 和吸毒场所 这是犯吗? 答:定是的。 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法院将依作出决 例如 近日,福建省泰宁县法院审结起涉案件,认定被告肖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一年徒刑并处罚金。 被告于20045月27日因寻衅滋事处有期徒刑一年。经审理...

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1、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可以追究三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刑事责任。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持有过刑,又犯本的,从重处罚。 2、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的,处三以下有期...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判刑标准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判刑标准 1、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法院会判处三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以上七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促使他人吸食、注射的行为。 2、律依据:《中华...

犯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怎么

、犯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怎么刑 1、犯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处三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以上七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 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品的,处三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会怎么

、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会怎么 1、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既遂犯,依据刑规定,处三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有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品行为的,处三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律依据: 《中华民共和国刑》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 容留他人...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要怎么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要怎么刑 1、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判处3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引诱未成年人吸食、注射品的,从重处罚。多次引诱他人吸毒或者引诱他人吸毒使他人形成瘾的等,加重处罚。 2、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第款、第三款 引诱、教唆、欺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