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法院一般怎么判刑

一、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法院一般怎么判刑

1、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法院的判罚标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给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法院将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构成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与通讯相联系的公共安全。其破坏的对象是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即广播电台、电视、电报、电话或其他通讯设备。如广播电台发射和接收电波的机器设备、电话交换设备、通讯线路、收发电报的设备、电视收发设备等。这些设备必须是正在使用中,并且是直接用于广播、电视、电信的设备,因为只有这些设备遭受破坏,才可能造成广播、电视和电信联络的中断,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破坏或库存的广播地视、电信器材,或非直接用于广播、电视、电信的设备,如办公设备、生活设施等,只能造成一定财产的损失,不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电信正常进行,则不构成本罪。其情节严重的,应以或论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50483.html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法院一般怎么判刑的相关文章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什么罪)

行为人构成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法院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若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可以对行为人处7年以上有期徒一般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怎么的 行为人构成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法院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 若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可以对行为人处7年以上有期徒。 行为人...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题目(破坏广播设施罪)

行为人构成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法院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若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可以对行为人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法中关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的量规定是什 行为人构成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法院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 若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可以对行为人处7年以上有期徒...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罪既遂如何判刑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罪既遂如何判刑? 1、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罪既遂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的行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就构成犯罪既遂,追究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

犯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一般怎么判

、犯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一般怎么判 1、行为人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法院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这里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是指通讯备因遭受破坏失原有功能,以致造成公共广播不能正常进行,使不特定多数的单位和个人无正常收听、收...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罪既遂规定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罪既遂规定 1、犯本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造成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救灾、抢险、防汛等通信中断或者严重障碍,并因此贻误救助、救治、救灾、抢险等,致使人员死亡二人以上、重伤六人以上或者造成财产损失六十万元以上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 1、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公用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所侵犯的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一般判多久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一般判多久 1、行为人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本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破坏广播电视的行为会危害通讯的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2、律依据: 根...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法院怎么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法院怎么 1、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法院的量: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役。过失犯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犯结果的。 2、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