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战时逃避服役罪既遂量刑处罚是什么

一、战时逃避服役罪既遂量刑处罚是什么

1、(1)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战时逃避服役罪,是指公民在战时实施了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的客观表现是什么

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这种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若在平时则不构成本罪。

2、必须具有拒绝、逃避服兵役的行为。拒绝服役,是指拒不接受服兵役。包括拒不服兵役和抗拒服兵役。逃避服役,是指以行为或虚假理由躲避服兵役。

3、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可见,情节严重与否,是划分本罪与非罪的标准。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组织、煽动他人拒绝、逃避兵役;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绝服兵役等等。

综上所述,按照刑法有关规定,公民拒绝服兵役的,当地县政府会责令其改正,并处罚款。如果在战时,逃避、拒绝服兵役,则构成犯罪,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判决的时候会依据犯罪情节而定。至于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如何处罚,则要看具体情节。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50909.html

战时逃避服役罪既遂量刑处罚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战时逃避服役罪既遂法裁规定是什么

一、战时逃避服役罪既遂法裁规定是什么 1、战时逃避服役罪既遂法裁规定:犯本的,情节严重的,二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战时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公民拒绝或者逃避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情形。本侵犯的直接客体管理活动。我国宪法规定,依法每个公民的光荣义...

逃避追缴欠税罪既遂么量刑处罚

一、逃避追缴欠税罪既遂么量刑处罚 1、犯此的,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三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并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2、法律依据:...

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既遂量刑处罚

一、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既遂量刑处罚 1、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既遂量刑处罚是:对行为人应三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四十五条,生产不符合人体健康的国家标...

入室盗窃罪既遂量刑处罚

一.入室盗窃罪既遂量刑处罚 1.入室盗窃罪既遂量刑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拘或者管制,并或者单处罚金。一般在有入室盗窃行为的候,通常情况下都会按照一般盗窃犯理,即给予行为人三年以下有期徒、拘或者管制,并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如果入室盗窃数额巨大、特别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既遂量刑处罚

一、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既遂量刑处罚 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既遂量刑处罚: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并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2,法律依据:...

介绍贿赂罪既遂量刑处罚

一、介绍贿赂罪既遂量刑处罚 1、介绍贿赂罪既遂量刑标准为: 2、三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并处罚金。 3、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条规定,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

抢夺弹药罪既遂量刑处罚

一、抢夺弹药罪既遂量刑处罚 1、抢夺弹药罪既遂量刑处罚为:一般会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情节严重的,十年以上有期徒、无期徒或者死。抢夺弹药指的公然夺取国家机关、军警人员和民兵弹药的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二十七条 、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

组织邪教组织令人死亡罪既遂量刑处罚

一、组织邪教组织令人死亡罪既遂量刑处罚 1、组织邪教组织令人死亡罪既遂量刑规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实施了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的行为,并且该行为发生了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的,构成犯。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