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犯绑架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犯绑架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1、犯绑架罪存在犯罪中止,只要在绑架行为既遂前主动放弃绑架即可。绑架罪是行为犯,只要完成绑架行为即为犯罪既遂。

2、法律依据:《》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或者;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含义

1、“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由于在绑架过程中对被绑架人使用暴力或者进行虐待等导致被绑架人死亡,以及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身亡的行为。

2、“杀害被绑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绑架人后,由于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没有实现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将被绑架人杀害的行为。

综合上文的介绍,虽然绑架罪属于行为犯,但在实施绑架的过程中也是可能存在中止的情况,这里就包括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三种情况。若是认定属于绑架中止的话,根据相关法律中对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最终是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进行处罚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50976.html

犯绑架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的相关文章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对吗(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对吗为什么)

1.犯罪的停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施阶段,对吗?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委托行为尚未完成的,犯罪自动放弃;其次,委托行为完成后,犯罪后果自动得到有效预防。发生了。我国现行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自愿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后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这司法实践经常使用的简洁概括的规定。遇...

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存在。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繁盛,无论其结果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

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有哪些法律规定

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有哪些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犯罪中是存在犯罪中止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想要中止犯罪行为;客观上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法律依据: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

绑架罪是否构成抢劫罪中的暴力(绑架罪分几种)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绑架罪把人质撕票判多少,绑架罪的构成要件什么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绑架罪把人质撕票判多少 年“撕票“行为法律上构成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

转化型抢劫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转化型抢劫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转化型抢劫存在犯罪中止。 转化型抢劫实施盗窃、诈骗、行为过程,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从而转化为。 转化型抢劫的整个过程,从着手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开始,到最终完成抢劫犯罪之前,都可能出现犯罪中止的情况。若...

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确实存在一种情况,即教唆犯在实施完其具有直接导致他人产生犯罪故意和动机的教唆行径之后,若其他已受到其教唆而萌生犯罪念头之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动之后,能够积极有效地采取措施阻犯罪后果的实际发生,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该教唆行为构成了犯罪中止。 倘若该...

危险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形态

一、危险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形态 1、危险存在犯罪中止状态。因为危险指的对法律所保护的法益实施了侵害行为,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危险,也就说只要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险状态的时候,那么就可以认定成立危险,此时犯罪已经既遂,应当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人也就不存在犯罪中止的行为。 2、法律依...

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

一、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 1、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是不会存在犯罪未遂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犯罪中的持有一种持续的状态,一种事实上的支配,行为人一旦持有符合立案标准数量的毒品,就构成犯罪的既遂。该只有预备和中止、既遂的状态。 2、法律依据:《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三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