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假货不满五万怎么处罚,售假不到五万元的如何处罚
售假的金额在5万元以下不构成犯罪,但是要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不仅要没收违法所得,还要对商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若是涉案金额在5万元以上,可以认定为销售伪劣产品罪,需要的行为人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 1、
- 2、
售假五万以下怎么处罚?
销售假冒产品数额少于5万的,不构成犯罪,由工商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罚款。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销售假货5万元以下不触犯《刑法》。销售假货5万元以下是达不到起刑点的,因为《刑法》中规定的立案标准是5万元。但是销售假货是属于违法行为的,虽然没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但是会依法追究行政责任,会被罚款或拘留。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家最怕什么投诉才会退款
如果是大型的品牌商家最怕的投诉是售假。如果向工商局或者315曝光平台投诉效果是最好的。但是需要有足够的证据。
商家最怕12315投诉。
这个热线电话很多商家都怕,因为一旦被调查,很容易受到惩罚,甚至情节严重还会“关门大吉”。
但是拨打12315投诉的前提是需要准备好很多资料,并且要句句属实,不可以夸大其词篡改。
工作人员也会核实,并且给消费者满意的答案,不过大家不要恶意投诉,要讲证据的,如果不真实,属于占用公共资源,需要承担责任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对于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参考。虽然现在法律行业律师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选择律师时,还是要仔细考量,尽量选择口碑、专业性强的律师进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