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法律效力(缔约过失 法条)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缔约过失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是怎样的,缔约过失责任纠纷的诉讼失效是怎么规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 1、
- 2、
缔约过失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缔约过失和违约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
违约责任是因为违反有效合同而产生的责任,它以合同的合法有效存在为前提,因此产生的债务是一种合同约定之债;
缔约过失责任主要解决的是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或者被宣布为无效的情况下一方遭受信赖利益损失的承担问题,它不是一种合同责任,因此而发生的债务也不是约定之债,而是一种法定之债。
(二)形成的时间不同。
违约责任的形成是在合同成立后、义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之时;
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一方违反诚信义务之时。
(三)承担方式不同。
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责任形式,除了约定赔偿责任外,还可约定违约金责任、解除合同或者强制实际履行等方式,还可以约定免责条件和具体事由,因此,责任方式的选择权在债权人;
缔约过失责任只有一种赔偿责任,即弥补性方式,而且该责任法定性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由当事人约定。
(四)赔偿范围不同。
在违约责任情况下,当事人可依法主张履行利益的请求权,如要求赔偿期待利益的损失。
而期待利益既包括了可得利益,也包括了履行本身,即可以要求对方继续实际履行或据此求偿;
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所遭受的是因相信合同有效成立受到的信赖利益损失,故权利人只能就其信赖利益损失主张权利。
(五)免责不同。
违约责任可以因合同成立后发生的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免责;
而缔约过失责任不存在合同免责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参考。虽然现在法律行业律师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选择律师时,还是要仔细考量,尽量选择口碑、专业性强的律师进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