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为何会接到带有彩铃的催收电话?
在现代社会,网贷已成为许多人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常见方式,伴随着网贷市场的迅速发展,逾期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少借款人反映,在网贷逾期后,不仅会收到频繁的催收电话,甚至发现自己的手机被设置了特殊的“彩铃”,这种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否合法?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网贷逾期给我设置彩铃,这是真的吗?
近年来,部分网贷平台为了加大催收力度,采取了一些颇具争议的手段,其中就包括给逾期借款人的手机号码设置特定的彩铃,这些彩铃通常内容刺耳、带有侮辱性语言或直接点名道姓地提及欠款情况。“某某某,请尽快还清您的债务!”或者“您拨打的用户已被某某平台标记为失信人员”。
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似乎是通过社会舆论压力促使借款人还款,但实际上,这一行为已经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这种操作往往并未经过借款人同意,属于擅自篡改他人通讯服务的行为。
为什么说设置彩铃涉嫌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隐私权,以下几点可以说明设置彩铃的不合理性:
侵犯隐私权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将借款人的逾期信息公之于众,显然违反了这一原则。损害名誉权
如果彩铃内容涉及侮辱性词汇或对借款人人格进行贬低,则可能构成名誉侵权,依据《民法典》第990条,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违反通信管理规定
我国《电信条例》明确规定,未经用户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用户的通信服务设置,网贷平台私自为借款人设置彩铃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触犯了相关法规。
建议参考:如何应对网贷逾期及非法催收?
如果你遭遇了类似的困扰,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及时沟通协商
尽量与网贷平台保持联系,说明自己的实际困难,并尝试达成分期还款或其他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允许,尽早偿还部分款项以减轻压力。保留证据维权
若发现对方存在非法催收行为(如设置彩铃、威胁恐吓等),务必第一时间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录音、截图等,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援助
对于情节严重的案件,可考虑聘请律师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也可以向银保监会或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990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 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第66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扰乱社会秩序的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2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被设置彩铃这样的极端催收手段,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应当理性消费,量力而行,避免因过度依赖网贷而导致的困境,面对不合理的催收行为,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毕竟,合法合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而非任由不良平台肆意妄为,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远离高利贷和非法网贷,让生活更加从容自在。
网贷逾期后,为何会接到带有彩铃的催收电话?,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