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一、泄露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一)一般情节
如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等情形。
(二)加重情节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巨大,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二、泄露了个人信息你该怎么办
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收集证据。包括泄露信息的来源、途径、时间等相关证据,例如短信记录、邮件往来、网页截图等。这些证据在后续处理问题时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
2. 及时通知相关方。如果是某个平台或机构导致信息泄露,应尽快联系该平台或机构,要求其采取措施防止信息进一步扩散,并对信息安全漏洞进行修复。
3. 向有关部门投诉。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互联网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投诉,依据相关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加强防范措施。更改重要账户的密码,设置高强度的密码且避免多个账户使用相同密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轻易输入个人信息。
5. 关注个人信用状况。个人信息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恶意注册账号或进行诈骗活动从而影响个人信用,要定期查询信用报告,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怎样处理
如果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防范进一步泄露
1. 更改重要账户密码,如银行账户、社交平台账号等,密码设置应复杂且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
2. 谨慎对待陌生来电、短信和邮件,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二)收集证据
1. 记录与信息泄露可能相关的情况,例如收到不明来源的骚扰信息、电话的时间、内容等。
2. 保存可能涉及信息泄露的网页截图、文件等。
(三)通知相关方
1. 向可能受影响的金融机构、社交平台等通报身份信息泄露情况,以便他们采取防范措施,如冻结账户或加强安全监控。
2. 如果信息泄露是由某个特定机构的安全漏洞导致的,可要求该机构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泄露并承担相应责任。
(四)必要时报警
如果信息泄露造成严重的骚扰、诈骗威胁或财产损失等后果,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以上是关于泄露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