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械未造成伤害怎么判刑
一、持械未造成伤害怎么判刑
持械但未造成伤害的判刑情况较为复杂,主要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一,持械行为的目的。如果持械是为了实施、等严重暴力犯罪预备,即使未造成伤害,也会按照相应犯罪的预备犯进行处罚,一般会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例如预备抢劫持械,既遂可能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预备犯可能判处较轻的刑罚如几个月到几年有期徒刑并可能适用。
其二,持械行为所处的场所和社会影响。如果是在公共场所持械,引起公众恐慌,扰乱了社会秩序,可能构成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其三,是否存在其他加重或减轻情节。如果是未成年人持械,或者是出于而持械(虽然未造成伤害但可能存在防卫情节)等情况,都会影响最终的量刑。如果是初犯、偶犯并且积极配合调查等,也可能从轻处罚。
二、持械未遂认定
持械故意伤害未遂的认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主观方面
必须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这意味着其主观上存在通过持械伤害他人身体来造成损害结果的想法,比如事先有预谋或者临时起意想要用器械伤害他人。
(二)客观方面
1. 持械行为。这里的械包括刀具、棍棒等足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工具。
2. 实施伤害行为。犯罪嫌疑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伤害行为,例如举刀砍向受害人、持棍棒挥向受害人等动作。
3. 未得逞。由于犯罪嫌疑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造成伤害结果,比如被他人及时制止、受害人成功躲避等。
(三)法律后果
虽然是未遂,但依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手段、造成的危险程度以及未遂的原因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三、两个人伤害一个人犯法吗
如果两个人共同对一个人实施伤害行为,这很可能是犯法的。
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这种伤害行为可能构成。如果导致被伤害者身体受伤、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等,被伤害者有权要求这两个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从刑事法律角度分析,如果伤害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则可能构成犯罪。例如,造成被伤害者轻伤及以上结果,可能构成。在这种的情况下,这两个人都要对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在具体量刑时会根据他们各自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参与程度等因素有所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是否犯法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伤害的手段、结果、是否存在正当防卫等特殊情形。
以上是关于持械未造成伤害怎么判刑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