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他人伤残怎么判刑
一、导致他人伤残怎么判刑
导致他人伤残的判刑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因故意伤害行为致使他人伤残,达到轻伤及以上程度,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或者;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若是在过失情形下导致他人伤残,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交通肇事等特定案件中,导致他人伤残也有不同的定罪量刑标准。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等情形的,以定罪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具体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伤残程度、犯罪人的主观故意、是否有、立功、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因素。
二、有内固定可以做鉴定吗
伤残鉴定时存在内固定是否可以做鉴定,需区分不同情况。
一般而言,如果内固定对伤残评定结果不产生实质性影响,且伤情已经相对稳定,医疗终结,是可以进行伤残鉴定的。例如某些部位的内固定,在不影响关节活动、肢体功能等关键评定因素时,鉴定机构可依据现有伤情及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但在一些情况下,若内固定影响对损伤程度、功能障碍的准确判断,比如内固定影响关节活动度测量,或者后续可能需要取出内固定且该取出手术可能对伤残状况有改变,通常建议待内固定取出、伤情进一步稳定后再做鉴定。
不同地区、不同鉴定机构以及不同类型案件(如、等),对于有内固定时能否做鉴定的具体操作和把握尺度可能存在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先向专业鉴定机构咨询,或者依据相关法律程序,由办案机关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按其要求和安排进行。
三、伤残鉴定合同怎么立案
伤残鉴定合同立案,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准备立案材料。需提交,清晰阐述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诉讼请求,例如要求对方履行合同约定的鉴定义务、赔偿因未履行合同造成的损失等;并详细说明事实与理由,即合同签订经过、对方违约情况等。同时,要提供相关证据,如伤残鉴定合同原件、付款凭证、与鉴定相关的沟通记录等,以支撑诉求。
其次,确定管辖法院。根据规定,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合同中对管辖法院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则依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最后,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将准备好的立案材料提交给法院立案窗口,法院工作人员会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若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予以受理,并通知缴纳用。缴费后,立案程序完成,后续等待法院安排等相关程序即可。
以上是关于导致他人伤残怎么判刑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