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判多少
一、职务犯罪判多少
职务犯罪包含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职务犯罪量刑不同。
(一)罪。如果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罪。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罪。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此外,还有罪、玩忽职守罪等职务犯罪,其量刑也有各自的标准,具体会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判定。
二、职务犯罪员工报案有用吗
职务犯罪员工报案是有用的。
(一)报案启动司法程序
员工报案是司法机关获取职务犯罪线索的重要途径。一旦报案,司法机关会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启动侦查等一系列司法程序,从而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行为进行深入调查。
(二)保护自身权益
员工报案有助于保护自身权益。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员工可能是受害者或者知晓犯罪情况的,报案可以让司法机关介入,防止自身权益进一步受到侵害,也可在后续的司法程序中,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保障。
(三)维护利益和社会公正
从更广泛意义上讲,这有助于维护公司利益和社会公正。职务犯罪往往涉及到公司资源的不当利用、损害利益等情况,报案能促使问题得到解决,恢复公司正常运营秩序,同时对社会公正的维护也有着积极意义。
三、如何认定为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认定职务犯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主体身份。必须是具有特定职务身份的人员,如国家工作人员等,这是职务犯罪的主体要求,他们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了自身的职务便利。
2. 主观故意或过失。有的职务犯罪要求主观上存在故意,如贪污罪、受贿罪等;而有的则可能是过失,像玩忽职守罪,需判断犯罪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
3. 行为表现。要存在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在贪污罪中利用管理公共财物的职权侵吞公款,或者在滥用职权罪中超越职权范围不正当行使权力,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等。
4. 损害结果。部分职务犯罪需要产生一定的损害结果才构成犯罪,如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行为需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
以上是关于职务犯罪判多少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