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租赁合同定义是什么
一、的租赁合同定义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
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零四条 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二、如何解除租赁合同
1、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租赁合同的,那么自达成共识时起,合同解除。
2、如果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了的条件的,自条件发生时,合同自动解除。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对合同是否解除发生争议的,应当起诉由审理。
3、如果出现了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那么合同自一方的解除通知到达另一方时解除。
但通常当事人会对与否发生争议,最终也只能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审理。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房屋租赁合同中的出租人一般是房屋的所有人,但并不限于所有人。凡对标的物享有合法的使用权的人,都有权将其使用的标的物转由他人使用,成为出租人。承租人不得以出租人不享有房屋的所有权为由主张,拒绝支付租金,只能要求出租人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同时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
2、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这一条款规定了承租人的转租权,说明承租人只要有出租人的合法授权,也可以行使部分出租人的权利,只是其权利的行使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房屋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房子这些交给承租人使用的合同,承租人是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支付租金的。如果有一方出现违约责任的时候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要求对方进行承担责任。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回答,如有其它需求欢迎到合飞律师网做相关的。
文书推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