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什么时候给证据?什么时候可以起诉离婚
“起诉离婚什么时候给证据”问题近期有人在问,今天法助手小编就带来相关法律知识与大家参考,另外什么时候可以起诉离婚也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下吧。
起诉离婚什么时候给证据
起诉离婚的时间是不得少于30日的,我们在实际准备过程中一定要抓紧时间,提前交付法院,以免证据的丢失后者是残缺。
当事人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内提交起诉离婚的证据。这个期限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法院认可,这个期限叫做“举证期限”。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举证期限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不少于30天。
什么时候可以起诉离婚
如果夫妻双方中有一方要求离婚,但另一方不同意离婚,则要求离婚的一方当事人可直接到具有管辖权限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必须要先行调解;如果双方的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经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准予双方办理离婚手续。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1、一方或者双方存在重婚、或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仍与他人同居的;
2、有吸毒、赌博等恶习,且屡教不改的;
3、实施家暴、或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
4、夫妻双方确实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及以上的;
5、其他导致双方感情破裂的情况。
起诉离婚的证据什么时候提交
举证期限内提交。起诉离婚的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一般情况下,在起诉的时候,原告就要向法院提交基本的证据材料。之后在举证期限内,还可以继续补充提交证据。如果案件适用的是普通程序,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