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精神病怎样办理离婚?精神病人离婚怎么处理
“间歇性精神病怎样办理离婚”问题不少人都比较关注,另外“精神病人离婚怎么处理”问题想必也会感兴趣,下面法助手小编整理了一些法律知识可供参考,想要了解相关法律问题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间歇性精神病怎样办理离婚
与间歇性精神病人离婚的办理方式是:当事人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办理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办理诉讼。
在一般的离婚案件中,离婚诉讼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应当区别对待,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 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精神病人离婚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离婚不能一概而论,要从两个层面出发。第一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第二,若是诉讼离婚,是作为原告还是作为被告。
首先,若打算采取协议离婚,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到民政部门要求离婚的不予受理。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查协议离婚时,通常会观察双方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明显异常,民政部门可以拒绝办理协议离婚。
其次,诉讼离婚则要以患有精神病的一方是作为原告或被告分开讨论。第一,精神病人不能直接作为原告起诉离婚,因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只能由其监护人代其提起诉讼。第二,正常人可以起诉精神病人离婚,但是法院在受理本案后,应当先中止离婚纠纷的审理,启动确认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别程序。当程序终结,被告的行为能力得以确认,再恢复离婚纠纷审理。
与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办理离婚
间歇性精神病人,如果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与其离婚,只能通过诉讼方式,不能登记离婚。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