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关键条款必须写进协议书!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处理协议书——企业"交接棒"中的法律护城河
当企业转让进入实质性阶段,债权债务处理往往成为交易双方最揪心的环节,一份专业完备的《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处理协议书》,不仅能避免"秋后算账"的法律风险,更是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的"定海神针",本文将从实务角度解析协议书的起草要点,助您筑起企业转让的安全防线。
协议书三大核心要素
债权债务的"时空切割"
必须明确界定"基准日"(如股权交割日),将此前产生的债权债务归属原股东,之后发生的由新股东承接,某建筑公司转让案例中,因未约定具体基准日,新股东被迫承担了转让前未披露的工程款纠纷,损失高达千万。
债务处理的"三把钥匙"
- 债务豁免条款:原股东书面承诺无隐性债务
- 债务担保机制:可要求原股东提供保证金或第三方担保
- 债务追偿路径:约定发现未披露债务时的追偿权及违约金标准
特殊债权的"定向爆破"
对于存在争议的应收账款、未决诉讼等特殊债权,需约定"风险隔离条款",建议采用"债权转让通知+公证送达"组合拳,确保程序合法有效。
协议起草的四大雷区
- 混淆"公司债务"与"股东债务"的法律界限
- 忽视税务债权优先受偿的特殊性
- 遗漏债务披露清单的附件效力
- 未约定争议解决的地域管辖条款
某科技公司转让案中,因未单独列明知识产权质押债务,新股东接手后遭遇资产查封,教训深刻。
【实务建议】
- 开展360度尽职调查,重点核查近三年财务流水
- 要求原股东提供银行征信报告+法院执行信息
- 设置分期付款条款与债务披露挂钩
- 办理债务公示催告程序降低意外风险
【法条索引】
- 《民法典》第551条:债务转移需债权人同意
- 《公司法》第174条:合并分立中的债务承继规则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2条
【小编总结】
企业转让不是简单的"改旗易帜",债务处理协议书犹如精密的手术方案,需要专业律师团队对企业的"法律基因"进行全面解码,建议交易双方预留至少30个工作日用于协议磋商,必要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法律尽调双轨验证,让企业转让真正实现"轻装上阵,平稳过渡"。
(本文所述案例均为虚拟创作,具体操作请咨询专业律师)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关键条款必须写进协议书!,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