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租赁合同怎样签订
一、铺面租赁合同怎样签订
签订铺面租赁合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双方当事人信息
包括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姓名或名称、号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方式、地址等基本信息。
(二)铺面基本情况
详细描述铺面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房屋结构等。同时要明确该铺面是否符合商业经营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例如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证照等。
(三)租赁期限与租金
1. 确定租赁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
2. 租金的金额、支付方式(如按月、季度或年度支付)、支付时间等要明确约定。还要约定租金是否会根据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式。
(四)铺面的使用用途
规定承租方只能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铺面,如用于餐饮、零售等,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五)维修责任
明确铺面的维修义务由哪一方承担,一般来说非因承租方原因造成的结构性损坏由出租方负责维修,而承租方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由承租方负责。
(六)违约责任
双方应约定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需要承担的责任,如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式等,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七)合同的解除
约定在何种情况下双方可以,例如一方逾期支付租金达到一定期限等。
(八)争议解决方式
可以选择协商解决、或者诉讼等方式来处理可能发生的争议。
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准确反映双方的意愿并且符合的规定。
二、租赁合同签订如何生效
租赁合同的生效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适格。出租方和承租方都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例如,自然人需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且精神正常,法人或其他组织需依法成立并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
2. 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所表达的租赁意愿必须是真实的,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影响意思表示真实性的情形。
3. 内容合法。租赁合同的条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例如,租赁用途必须合法,不能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4. 形式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租赁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对于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未采用书面形式且双方对租赁期限存在争议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满足以上条件时,租赁合同通常自双方签字、盖章或者按手印时生效(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租赁合同哪个时候办好
租赁合同办理的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
从出租方和承租方的角度来看,如果双方已经就租赁的主要条款,如租赁物、租金、租赁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着手办理租赁合同。一般来说,在租赁关系实际开始之前办理较为合适,这样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之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如果涉及到特殊类型的租赁,例如需要办理备案登记手续的,应当自租赁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办理。有些地方规定是30日之内到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
另外,如果是商业租赁,可能涉及到租赁场地的装修期等特殊约定,为了保障双方权益,在确定相关特殊条款后应尽快办理合同签订及相关手续。总之,租赁合同应在双方明确主要租赁条款且能够履行合同相关义务时及时办理。
以上是关于铺面租赁合同怎样签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