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车贷是诈骗吗
一、融资租赁车贷是诈骗吗
融资租赁车贷本身并非诈骗,但实践中可能存在以融资租赁车贷之名行诈骗之实的情况。
正常的融资租赁车贷,是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交易方式。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车辆和供应商的选择,购买车辆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约定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根据合同约定,承租人可选择留购、续租或返还车辆。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融资租赁车贷进行诈骗。比如,虚构车辆信息,骗取出租人资金;或在租赁过程中,通过隐瞒真实还款情况、擅自处置租赁车辆等手段,损害出租人的权益。判断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使用了欺诈手段,以及是否使受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并遭受损失。若存在上述情形,符合构成要件的,则可能构成诈骗犯罪。在参与融资租赁车贷时,各方应仔细审查交易主体和合同条款,以防范风险。
二、融资租赁车贷是签什么合同
融资租赁车贷通常需签订以下合同:
一是融资。这是核心合同,明确出租方、承租方(购车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合同中,会详细约定租赁车辆的具体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车架号等;租金的计算方式、支付时间及支付方式;租赁期限起始与结束时间;车辆所有权归属,在租赁期内所有权归出租方,承租方享有使用权,租赁期满后按约定承租方可能取得车辆所有权;还会涉及车辆交付、维修保养责任、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
二是车辆。一般由出租方与车辆经销商签订,目的在于出租方购买车辆用于出租给承租方。合同内容涵盖车辆价格、交付时间地点、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相关约定。
三是抵押合同。为保障出租方权益,承租方可能需将租赁车辆抵押给出租方。抵押合同会规定辆的情况、担保范围,即租金、利息、违约金等,以及抵押登记的相关事宜等。通过这些合同,规范融资租赁车贷业务各方的行为和权益。
三、车贷被骗了签了合同怎么去维权
若车贷被骗且已签合同,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首先,收集证据。尽可能收集与车贷相关的各类证据,如合同文本、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转账记录、宣传资料等。这些证据对于证明存在欺诈行为至关重要。
其次,与机构沟通。尝试与车贷机构进行协商,明确指出其欺诈行为,要求撤销合同、退还已支付款项。沟通时注意保留记录,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
再者,向监管部门投诉。可向当地银保监会派出机构、金融办等相关监管部门投诉,详细说明被骗情况,寻求行政监管力量的支持。
然后,考虑法律途径。若协商和投诉无果,可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提起,要求确认或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若欺诈行为涉嫌犯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融资租赁车贷是诈骗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