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能否约定仲裁
一、租赁合同能否约定仲裁
租赁合同可以约定仲裁。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有效方式,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租赁合同中约定通过仲裁来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
具体而言,需满足一定条件。其一,要有明确的仲裁意愿表示,即在合同中清晰写明双方同意将因本合同产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其二,要选定具体的仲裁机构,仲裁机构必须是合法设立且有管辖权的,例如常见的各地仲裁委员会等。若未明确选定仲裁机构,可能导致仲裁条款无效。
通过在租赁合同中约定仲裁,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相对灵活、高效,相较于诉讼可能节省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一旦作出,当事人通常需遵照执行。不过,当事人在约定仲裁时,应仔细考虑相关条款,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和自身利益需求,避免因约定不明而引发后续争议。
二、合同仲裁后是否可以再诉讼
合同仲裁后一般不可以再诉讼。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依据仲裁协议的约定。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意味着其自愿放弃通过诉讼解决的权利。双方签订的仲裁协议具有排除司法管辖权的效力,若当事人达成有效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起诉的,人民法院通常不予受理。
二是“或裁或审”原则。在我国,对于的解决,遵循“或裁或审”的原则,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解决纠纷。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者不予执行,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合同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合同仲裁之后能否起诉,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若仲裁协议有效,且仲裁裁决已作出,一般情况下不能再向法院起诉。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为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就应受仲裁协议和仲裁程序的约束,尊重仲裁裁决的终局性。
二是若存在法定可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当事人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若法院经审查后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当事人就该合同纠纷可以重新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形下,当事人可依法申请撤销裁决后再行起诉。
以上是关于租赁合同能否约定仲裁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