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帮忙处理债务的广告是真的吗?律师揭秘背后风险
"负债30万不用还!""专业处理呆账坏账"——当这类极具诱惑力的广告频繁出现在抖音平台,不少深陷债务困境的群众难免心动,但这些宣称能帮忙处理债务的机构真的可信吗?作为处理过上百起债务纠纷案件的律师,我必须提醒您:这些广告背后暗藏的法律风险远超想象!
近期接触到一位当事人,因轻信某抖音机构"消除债务"的承诺,不仅支付了3.8万元"服务费",更被诱导签订阴阳合同,最终因对方使用暴力催收手段导致家庭破裂。这类机构往往采用三步套路:先用"0成本清债"吸引咨询,再以"特殊渠道"为由收取高额费用,最后通过伪造文书或非法施压达成短期效果。(此处插入真实案例细节)
从法律层面分析,这些机构常用的话术存在明显漏洞:
- 所谓"债务重组"实为教唆逃废债,违反《民法典》第509条关于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的规定
- 承诺"征信修复"涉嫌伪造证据,可能触犯《刑法》第280条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 收取"债务处理保证金"属于非法经营,超出《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许可范围
更值得警惕的是,超过90%的投诉案例显示,这些机构会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为后续信息倒卖埋下隐患,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债务处理"的诈骗案件同比激增217%,其中短视频平台导流占比达63%。
【建议参考】
- 遇到债务问题首选与债权人直接协商,可依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申请个性化分期
- 涉及网贷纠纷应向银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
- 确需第三方协助务必核实: ✅ 营业执照包含"法律服务"或"金融咨询"资质 ✅ 服务人员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 ✅ 签订规范服务合同并开具正规发票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存在错误,有权提出异议
【小编总结】 在抖音刷到债务处理广告时,请牢记"三要三不要"原则:要核实资质、要保留凭证、要咨询专业律师;不要透露密码、不要预交费用、不要签署空白合同,真正的债务化解需要法律框架内的解决方案,那些宣称"百分百消债""内部关系运作"的机构,往往都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债务问题本质是法律问题,请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切莫病急乱投医!
抖音上帮忙处理债务的广告是真的吗?律师揭秘背后风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