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租赁合同成立的证据
一、认定租赁合同成立的证据
租赁合同成立的证据有以下几类:
(一)书面合同
1. 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的租赁合同文本,这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其中应包含租赁双方的身份信息、租赁物的描述、租赁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等租赁合同的基本要素。
(二)实际履行相关证据
1. 租金支付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等,表明一方已经按照约定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侧面反映出租赁合同的存在。
2. 交付租赁物的证据,例如交付租赁房屋的钥匙、交付租赁设备的交接单等,体现了租赁关系中租赁物的转移占有,是租赁合同成立的重要依据。
3. 有关租赁物使用的证据,像租赁场地举办活动的照片、租赁设备使用中的记录等,能证明承租人已经实际使用租赁物,这也是租赁合同成立的佐证。
(三)通信记录
1. 双方关于租赁事宜的往来邮件、短信或者即时通讯软件的聊天记录,若其中包含租赁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的内容,也可作为认定租赁合同成立的证据。
二、长期租赁合同有效么
长期租赁合同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
首先,合同主体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出租方和承租方都能够独立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例如,自然人要达到法定年龄且精神正常,法人要在其经营范围内进行租赁行为等。
其次,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例如,出租方不能以欺骗手段让承租方签订租赁合同,承租方也不能胁迫出租方签订不合理的长期租赁条款。
再者,合同内容不能违反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约定用于非法活动的场地租赁就是无效的。如果租赁合同满足这些条件,无论租赁期限长短,都是有效的。不过,对于租赁期限超过二十年的部分,根据法律规定,超过部分无效。
三、土地租赁合同什么才有
土地租赁合同有效的条件如下:
(一)合同主体适格
1. 出租方必须是对土地有合法处分权的主体,例如土地所有权人或者依法享有的人。如果是集体土地,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出租,由有权代表集体的组织或人员签订合同。
2. 承租方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合同内容合法
1. 土地用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不得将农用地擅自用于非农建设等违法用途。
2. 租赁期限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例如,耕地的租赁期不得超过三十年。
(三)合同形式合法
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租赁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土地用途等重要条款。
(四)意思表示真实
双方签订合同是基于真实的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
以上是关于认定租赁合同成立的证据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