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证明婚姻关系破裂的实际证据?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
“举证证明婚姻关系破裂的实际证据”问题不少人都比较关注,另外“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问题想必也会感兴趣,下面法助手小编整理了一些法律知识可供参考,想要了解相关法律问题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举证证明婚姻关系破裂的实际证据
1、如涉及家庭暴力,应提交法医鉴定,提出证人。2、如涉及吸毒、赌博行为的,应提交居委会或街道办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涉及行政处罚、刑事犯罪的,应提交有关处罚决定或判决书。
3、如涉及有重婚行为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应提交上述行为相关的结婚证、子女出生证、居住证明、相片或居委会、街道办、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等证据。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引起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证明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 1.“保证书”“道歉书”等,婚外情被曝光,一方情急之下写下的表示悔改的书面证据。 2.嫖娼被查处,警方的笔录。 3.单位查实职工的婚外情后,对其生活作风进行处理的材料。 4. 双方来往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博客、日记、QQ聊天记录等,此类证据除书面证据外,短信、电子邮件、博客、QQ聊天记录等最好先做一个公证,再提交给法院为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尽量自己固定保存起来,手机短信可以连着手机一起用数码相机拍下来,电脑和网络资料可以截取全屏保存。 5.人民法院对一方认定重婚的的法律文件。 6.夫妻双方就婚外情交涉的录音资料。 7.夫妻一方与第三者在公共场所出双入对、携手拥抱、进出房间等行为的录像或照片。 8.物管人员、邻居、街坊人员、亲朋好友等的证人证言。 (二)证明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证据。 1.实施暴力者的悔过书。 2.向妇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投诉及调解的证据。 3.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或询问笔录,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伤检报告。 4.医院的伤残、伤情鉴定。 5.家人、邻居等目击证人的证言。 (三)证明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证据 1.亲属、朋友、邻居的证人证言。 2.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对赌博、吸毒等行为的教育材料。 3.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 4.司法机关的有罪判决书。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证据 1.分居后另行租房的租房协议,或房东的证明,其他同居人的证明。 2.当地居委会的证明。 3.所在小区物业管理处的证明。 4.亲朋好友、邻居的证人证言。 5.双方的书信往来、录用等证据。 6.分居期间一方在外地打工而办理的暂住证。 (五)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诉讼离婚的证据 1.公安机关对一方失踪的证明。 2.人民法院对一方失踪的判决书。 (六)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的证据 1.患有精神病且无法治愈的医院证明。 2.草率结婚当事人自诉及有关知情人证言、婚后仍无感情的陈述。 3.一方因犯罪被判刑的判决书。
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
证明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证据有以下几方面:
1、婚内一方存在出轨行为,需要搜集相关书面证据,如:出轨方与第三方频繁来往的短信、社交软件聊天记录等;在不侵犯对方隐私权下所拍摄或收集且能够证明出轨的亲密照片、录像、录音等等;出轨方与第三者居住场所内的其他人的证言;人民法院对一方的重婚认定法律文书;其他能够证明出轨方与第三者存在长期稳定的不正当关系的证据。
2、夫妻双方已经分居两年以上,或者一方存在家暴、赌博、吸毒等不良恶习的行为,导致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情形等等。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可以通过自愿离婚方式离婚,也可以依法上诉人民法院,法院依法审理,并准予离婚。
如何证明婚姻关系破裂?要当事人提供哪些证据?
证明夫妻感情确已完全破裂且无和好可能的证据:
1、草率结婚,婚后仍未建立感情的陈述及相关知情人证人证言;
2、一方暴力侵犯另一方的证据及有关人员的证言;
3、证明一方婚前采取隐瞒情况等手段骗取婚的证据;
4、人民法院对一方的重婚认定法律文书,或一方被判长期徒刑的判决书;
5、一方有不忠实另一方或具有赌博、酗酒等恶习的证据;
6、公安机关对一方失踪的证明,人民法院对一方失踪的判决书;
7、县以上医疗单位出具的患有法律禁止结婚的疾病的诊断书;
8、双方婚后长期分居的证明;
9、其它证明感情破裂的证据。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以上就是关于“举证证明婚姻关系破裂的实际证据”的相关整理解答,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不妨点击直接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回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