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的违约情形有哪些?合同违约有哪些情形
“开发商的违约情形有哪些”问题不少人都比较关注,另外“合同违约有哪些情形”问题想必也会感兴趣,下面法助手小编整理了一些法律知识可供参考,想要了解相关法律问题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开发商的违约情形有哪些
开发商违约的情形:
1、逾期交付房屋;
2、开发商一房二卖;
3、开发商交付的房屋质量存在问题;
4、开发商交付的精装房存在质量问题或与样板间不同;
5、开发商未按期办理产权过户;
6、变更规划设计;
7、逾期办理产权证。
(1)延迟交付房屋; (2)开发商没经购房者同意变更设计; (3)房屋质量不合格; (4)拿不到产权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违约有哪些情形
合同违约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构成违约;
2、由于合同主体方面的原因而造成违约的情况;
3、由于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确、不完备而造成的违约。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确,导致当事人造成误解或者曲解,致使当事人违约;
4、因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事件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况;
5、因发生情势变更而导致合同当事人违约的情形、因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事件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
6、因为主管机关对合同审查、管理不严,而导致合同缺乏可行性研究,所签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
开发商违约有哪些情形
开发商违约的情形:
1、逾期交付房屋;
2、开发商一房二卖;
3、开发商交付的房屋质量存在问题;
4、开发商交付的精装房存在质量问题或与样板间不同;
5、开发商未按期办理产权过户;
6、变更规划设计;
7、逾期办理产权证。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开发商的违约情形有哪些”的相关整理解答,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不妨点击直接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回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