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的标准
一、拘役的标准
(1)被归为性质相对较轻之列的犯罪类型。
此类犯罪中,应用比例最高的乃是渎职罪;其次,依次排列的是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多种犯罪行为。
(2)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相对有限的犯罪。
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分则部分中,除了未曾明确规定可适用拘役之外,其余绝大部分皆可适用拘役刑罚,这一比例大约占据了所有过失犯罪的95%左右。
而在同一类别犯罪之中,能够适用拘役刑罚的也往往是那些对社会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的犯罪行为。
(3)原本应当判处刑罚,但因具备从重处罚情节而需加重惩罚力度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二、拘役最长的多少天算刑期
根据相关,拘役条款中规定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拘役的期限需要在1个月到6个月之间进行安排,并且如果存在多重罪行并罚的情形,其最高的处罚期限也不得超越一年之久。
此外,拘役刑期自判决之日起开始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判决之前所实行的羁押期限,将按照1比1的原则来折合为刑期。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拘役的上限刑期与的下限刑期(即6个月)实现了无缝对接。
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拘役制度的独特性,使得整个刑罚体系更加严谨、连贯且严密。
三、拘役会不会影响子女考研政审呢
拘役刑罚势必对未成年人的政治审查产生不良影响。
拘役乃刑法范畴内的基本刑罚之一,因曾遭受刑事处罚而对未成年人的政治声誉产生负面作用已成为不争事实。
在通常情况下,我国对招募军队士兵、银行职员、军校学员以及警校学生等职业群体均设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例如:若子女有意报考军事类院校,警察学院等需进行提前批次录取的高等学府,则其政治审查环节将难以顺利通过;当子女寻求就业机会时,倘若选择报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甚至是公检法机构等重要岗位,政治审查亦可能面临阻碍。
对于那些曾有刑事犯罪记录或父母留有刑事犯罪案底的个人档案,无疑将会对他们申请相关职位及就读相关学校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以上是关于拘役的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