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威胁未成年算不算恐吓罪
一、口头威胁未成年算不算恐吓罪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恐吓罪”这一独立。口头威胁未成年人这种行为,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涉嫌其他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规定。
若口头威胁情节较轻,尚未达到犯罪程度,根据《》相关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口头威胁同时符合特定要件,可能涉嫌犯罪。比如通过威胁手段,强令未成年人实施不利于其自身的行为,有可能构成;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口头威胁向未成年人索要钱财,可能涉嫌。
判断口头威胁未成年人的行为性质,关键在于威胁的内容、目的、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未成年人遭遇此类情况,监护人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安全,并寻求公安机关帮助,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二、口头威胁人身安全算不算恐吓罪
在我国,并没有“恐吓罪”这一独立罪名。单纯口头威胁人身安全,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可能违反《法》。
根据该法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然而,如果口头威胁行为同时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要件,则可能构成相应犯罪。比如通过口头威胁,意图实施、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可能涉嫌、等犯罪的预备阶段。判断是否构成犯罪,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如威胁的内容、方式、行为人的主观故意、造成的后果等。
总之,仅口头威胁人身安全通常不构成特定犯罪,但会面临治安管理处罚;若符合其他犯罪构成,则按相应犯罪论处。
三、口头威胁恐吓他人怎么起诉
若遭遇口头威胁恐吓他人的情况想起诉,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收集证据。这是起诉的关键环节,需尽可能留存能证明对方存在口头威胁恐吓行为的证据。例如,通过录音设备记录下威胁恐吓的话语;若有在场,要获取证人的证言,证人需能清晰描述威胁恐吓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等。
其次,撰写。起诉状应包含明确的原被告信息,即自己与威胁恐吓实施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写明诉讼请求,例如要求对方停止威胁恐吓行为、赔礼道歉、赔偿因威胁恐吓造成的精神损失等;详细阐述事实与理由部分,清晰说明威胁恐吓行为发生的经过、给自己造成的影响等。
最后,向有管辖权的提交起诉材料。一般是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若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向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提交起诉状及证据等相关材料后,按照法院要求缴纳用,等待法院受理案件并安排后续的程序。
以上是关于口头威胁未成年算不算恐吓罪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