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安全驾驶罪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一、妨害安全驾驶罪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首先来说说妨害安全驾驶罪的构成要素都有哪些:第一个就是这个犯罪的侵犯对象那就是咱们大家共同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
这就涉及到的范围很广了,比如不特定的众多人群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重大的公私财物的安全还有公共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安全等等;接下来说说具体的行为表现这个罪行其实就是指那些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驾驶人员被别人用暴力手段攻击或者是控制了驾驶操作装置,从而影响了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或者是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擅自离开岗位,跟其他人,甚至是殴打他人,这些行为都会直接威胁到公共安全;然后我们再看看谁可以成为这个的实施者,这里面包括了普通人和特殊人群,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还包括正在驾驶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们;最后,我们来聊聊这个罪行的主观心态,其实就是故意为之,也就是说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干扰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或者是擅自离开岗位,跟其他人打架斗殴,甚至是殴打他人,这些行为都会直接威胁到公共安全,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去做,甚至是希望或者是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妨害安全驾驶罪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讨论的是触犯客体要件的犯罪行为,其主要涉及到对公共安全的破坏,也就是说,这种犯罪行为会对不特定数量的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众多公共财产造成威胁。
其次,就更具体而言,犯罪分子在行为表现中往往会在正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上采取一定的行动,如使用暴力手段或控制驾驶操作装置来干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或是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擅自离开岗位,与其他人发生互殴甚至攻击他人,这些行为都直接危害到了公共安全。
再次,从犯罪主体来看,这种犯罪的实施者可以被视为一般的人群,只要满足相关年龄要求(通常要求年满十六岁)即可,并且他们必须是在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或驾驶员。
最后,从犯罪心理角度分析,这类犯罪行为通常是由犯罪分子有意识地策划和实施的。
三、妨害安全驾驶罪含义是什么呢怎么判刑的
妨害安全驾驶罪,其含义为故意通过各种手法干扰、破坏驾驶员正常行使车辆时所执行的各项操控,由此产生对车辆安全行驶的威胁性,进而对大众共同安全构成实际威胁的行为。
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该类型犯罪亦属危害公共安全类罪行之一。
对于此类犯罪的判定,通常需要依据整个案件的恶劣程度予以合理裁量,对于那些若行为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发生(例如引发大型乃至引发人员伤亡或导致公共、私人财物等严重损失)的情况,将会面临更加重度的刑事制裁。
而普遍而言,当行为人并未造成上述严重后果时,可能会依法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不等的刑罚。
另外,一旦行为人行为造成了严重的恶果,那么他或她便极有可能被判处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以上是关于妨害安全驾驶罪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