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诋毁他人是什么罪
一、造谣诋毁他人是什么罪
造谣诋毁他人可能涉及多种罪名。
(一)诽谤罪。如果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指的是,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者诽谤行为恶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等情况。
(二)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此罪。例如当众用言语或行为对他人进行羞辱、贬低,损害他人名誉。
(三)如果造谣诋毁他人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这主要是针对商业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罪名在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案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构成犯罪。
二、初中生在学校被造谣怎么办
如果初中生在学校被造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收集证据。这包括谣言的内容、传播的范围、传播的途径(例如是口口相传还是通过网络传播等)、相关等。证据在后续解决问题时非常关键。
2. 向学校反映。学校有责任维护学生的权益,告知班主任或者学校的德育部门等相关机构,要求学校进行调查处理。学校可以对造谣者进行批评,制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3. 告知家长。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并且家长可以出面与学校沟通,推动学校积极解决问题,也可以在必要时与造谣者的家长联系协商解决。
4. 如果谣言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或者名誉损害,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咨询律师,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造谣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但这种法律途径需要谨慎考虑,毕竟初中生还是未成年人,尽量先通过学校等途径解决为宜。
三、网络造谣浏览多少定罪
网络造谣定罪与浏览量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网络造谣可能涉及诽谤罪等罪名。对于诽谤罪,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一是捏造事实,即无中生有编造虚假信息;二是散布行为,将编造的虚假信息传播出去;三是情节严重。所谓情节严重,常见的考量因素包括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或者引发大量群众误解,导致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等情况。
在某些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案件中,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可认定为情节严重,但这只是在特定类型网络诽谤案件中的一种参考因素,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网络造谣行为的定罪标准。总之,是否定罪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以上是关于造谣诋毁他人是什么罪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