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罪哪个更重
一、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罪哪个更重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罪通常指。一般而言,掩饰隐瞒罪相对更重。
从法定刑来看,帮信罪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而掩饰隐瞒罪,基本刑同样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见,掩饰隐瞒罪存在更重的量刑档次。
从犯罪行为性质及危害后果角度分析,帮信罪主要是为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侧重于犯罪的前期协助。掩饰隐瞒罪则是在犯罪行为完成后,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掩饰、隐瞒,使得犯罪所得更难被追查和追缴,对司法秩序和被害人权益的侵害更为直接和严重。
不过,具体案件中哪个罪名更重,还需结合犯罪情节、涉案金额、社会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二、帮信罪明知和不明知怎么判断
判断帮信罪中的明知和不明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行为人的认知能力。若行为人具备正常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对所涉行为可能与违法犯罪相关有基本判断能力,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如交易金额、交易频率等异常,可推断其是否明知。例如,频繁提供银行卡且资金往来明显异常,一般可认为其明知。
二是行为人的供述和辩解。虽其自身陈述可作为参考,但需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若其辩解不明知,但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对资金来源、去向等关键问题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可能被认定为明知。
三是客观行为表现。包括是否收取高额报酬、是否配合对方逃避监管等。若收取明显超出正常水平报酬,或在交易中故意采取隐蔽、规避监管措施,往往可推断其明知。
四是相关证言及其他证据。如周围人能证实行为人知晓相关情况,或存在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能体现其明知的证据,也可作为判断依据。
三、帮信罪不知情的情况下会怎么判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了可能构成帮信罪的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不应被判处刑罚,具体分析如下: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这里的“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如果确实不知情,即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他人进行犯罪活动,缺乏犯罪的主观故意。
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犯罪的成立不仅要求有客观的危害行为,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对于帮信罪而言,主观故意是构成该罪的必要条件。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具体情况,如行为人的认知能力、行为方式、交易金额、获利情况等。
若有充分证据证明行为人确实不知情,司法机关不应认定其构成帮信罪,也就不会对其判处刑罚。但如果所谓的“不知情”只是一种辩解,而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能够推断出行为人应当知道,仍可能被认定为构成帮信罪,面临相应刑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上是关于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罪哪个更重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