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罪和帮信罪怎么分辨
一、掩饰罪和帮信罪怎么分辨
(掩饰罪)与(帮信罪)在司法实践中有时较难分辨,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区分:
行为对象方面,掩饰罪针对的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即上游犯罪通过实施犯罪行为直接或间接获取的财物及孳息;帮信罪主要针对的是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侧重于为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
行为时间节点不同,掩饰罪通常发生在上游犯罪既遂之后,对已产生的犯罪所得及收益进行掩饰、隐瞒;帮信罪往往发生在上游犯罪实施过程中,为犯罪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主观明知内容有别,掩饰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帮信罪要求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在具体案件中,需综合全案证据,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方式、与上游犯罪的关联程度、主观认知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准确认定罪名。
二、帮信罪与掩隐罪哪个严重些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隐罪,即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一般而言,掩隐罪相对更严重。
从法定刑来看,帮信罪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而掩隐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掩隐罪存在更高的量刑档次。
从行为性质及社会危害角度分析,帮信罪主要是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行为,侧重于犯罪的前期协助。掩隐罪则是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掩饰、隐瞒,使得犯罪所得得以隐匿、流转,更直接地影响到司法机关对犯罪的查处和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社会危害性通常更大。
不过,具体案件中哪个罪名更严重,还需结合犯罪情节、涉案金额、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三、帮信罪不知情但获利成立吗
帮信罪中不知情但获利的情况通常不成立帮信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其构成要件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如果确实不知情,即对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完全不了解,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犯罪起到帮助作用,即使在客观上有获利行为,也不符合帮信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司法实践中,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比如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交易方式等。如果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犯罪,仅以获利就认定构成帮信罪是不合理的。
不过,虽然不构成帮信罪,但如果获利来源涉及违法所得,可能会面临其他法律后果,比如相关违法所得会被依法追缴。
以上是关于掩饰罪和帮信罪怎么分辨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