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侵犯专利罪条款
一、如何判定侵犯专利罪条款
侵犯专利罪的判定主要依据以下方面。
(一)侵犯对象为有效的专利。专利需在法定保护期限内,并且经过合法授予,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如果专利本身是无效的,例如不符合专利授予条件而错误授予,那么不存在侵犯专利罪的问题。
(二)存在侵权行为。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未经许可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三)主观方面为故意。行为人必须是故意实施侵权行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而为之。如果是过失实施相关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罪。
(四)达到一定的危害结果。一般是要求侵权行为给专利权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例如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影响了专利权人的市场竞争地位等。
二、如何判定侵犯专利罪
判定侵犯专利罪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
(一)客体方面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专利所有权和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些专利受到法律保护,侵犯行为破坏了这种合法的权益保护体系和管理秩序。
(二)客观方面
1. 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行为。这意味着没有获得专利所有者合法授权就实施其专利技术或者使用其专利设计等。
2. 实施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等行为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未经许可制造与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或者将侵犯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品进行销售等行为。
3. 这种行为必须是在专利有效期限内实施的。如果专利已经过期,那么不存在侵犯专利罪的前提。
(三)主体方面
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单位实施侵犯专利行为的,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等;个人实施侵犯专利行为同样可能构成犯罪并承担相应责任。
(四)主观方面
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仍然积极实施该行为,过失不构成侵犯专利罪。
三、如何判定侵犯专利罪行
判定侵犯专利罪行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一)专利有效性
首先,被侵犯的专利需是有效专利。专利可能因未按时缴纳年费、不符合条件等原因而无效。如果专利本身无效,就不存在侵犯专利罪行的基础。
(二)侵权行为的认定
1. 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行为。例如,没有得到专利所有者的授权就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专利产品等行为。
2.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如果是个人出于非商业目的的少量使用,可能不构成侵权。比如个人为了自己研究学习而使用某项专利技术,不被视为侵犯专利。
(三)侵权结果
必须产生了损害专利权人利益的结果。这可能包括对专利权人市场份额的抢占、造成经济损失等。如果仅仅是有侵权行为的表象,但未对专利权人的利益造成实质损害,可能不构成侵犯专利罪行。
总体而言,判定侵犯专利罪行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准确判断。
以上是关于如何判定侵犯专利罪条款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