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生效之后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一、判决生效之后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判决生效之后若是发现存在原判决中未曾审理过的罪行,亦称“漏罪”,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采取追加起诉或审判再审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新近发掘出的犯罪事实,司法机构享有重新启动诉讼程序的合法权利。此举既展现出法律公正性的本质特征,同时也能确保对所有犯罪行为的全面追究与惩罚。在处理漏罪问题时,需要综合考量相关犯罪事实、证据及其法定程序规制,以保证法律适用的精确度及判决结果的公平公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二、如何认定余罪漏罪
根据法律术语的定义,“余罪”和“漏罪”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和关联。“余罪”这个术语主要用以表达在犯罪行为中尚未被发现、引咎或承认为罪犯的部分责任。这个概念既涵盖了可能需要接受刑事惩罚的情境,同样包含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相较之下,“漏罪”则更偏向于法律层面的解释,即在检察机关对被告提出之际,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使得某些罪行未能得到充分的揭示和指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方能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款,严格地对案情进行办案处理,并对被告人做出精确无误的定罪量刑。
三、同一的漏罪可以不起诉吗
通常来说,若证据缺陷,且缺乏起诉之必要,检察机构有权决定不予提起公诉。对于同一罪名的漏罪,应依据新发现的罪状进行判决,并将其与先前已判刑罚合并执行,以实现。
部分学者持有不同看法,他们主张在处理同一类罪行时,不应简单地遵循数罪并罚的原则,而应优先考虑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即使漏罪情节较轻,但只要构成犯罪事实,一般情况下均不会因其轻微性而免于起诉。除非存在特定的法定情形许可不起诉,如证据不足或者符合其他适用不起诉的条件。至于最终是否能够不起诉,仍需结合案件的特定情势以及相关法律条文加以判定。
以上是关于判决生效之后发现漏罪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