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罚
一、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罚
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需根据其犯罪时的精神状态来确定,具体如下:
一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二是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按照其所犯罪行依法进行定罪量刑。
三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样要根据具体犯罪情节确定和刑罚。
总之,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其犯罪时的精神状态,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二、精神病人犯罪了有刑事责任吗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承担刑事责任,需根据其精神状态及辨认、控制能力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一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若在犯罪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二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此时其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符合的主观要件。
三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之,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关键在于确定其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精神状态和辨认、控制能力,需通过专业的鉴定程序来准确判断。
三、能判吗有精神病
累犯一般不能判缓刑,即便有精神病也通常不适用缓刑。具体分析如下:
从累犯角度看,累犯是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累犯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立法本意就是要对累犯从严惩处,所以明确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从有精神病的情况分析,若犯罪时处于精神病发作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若犯罪时精神正常,只是后续患有精神病,或者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都应负刑事责任。但即使存在精神病情况,只要构成累犯,按照法律规定,同样不能适用缓刑。
总之,累犯这一法定情节决定了其不符合缓刑适用条件,不能因有精神病就对累犯适用缓刑。
以上是关于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罚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