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砍别人的林木构成什么罪行
一、误砍别人的林木构成什么罪行
私自砍自家树木也是违法的哦!砍得太多的话还会变成刑事案件,涉嫌滥伐林木罪呢。
砍伐前要先申请许可证,按照许可证上的规定进行才行。
你也可以找人评估树木价值,让砍伐者赔钱,如果他不肯赔,就去法院告他吧。
首先,滥伐林木罪就是指那些没经相关部门批准,没拿到采伐许可证,或者虽然有许可证却乱砍自己家或单位的,甚至是自己山上的树林或其他林木,数量大的行为。
这个的重点不在于是谁的林木被砍了,而是看砍伐时是否有许可证。
如果既没得到批准又没征得主人同意,那就是,处罚可比滥伐林木罪严重多了。
《》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森林法》第三十九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滥伐林木罪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
在对滥伐林木罪的量刑裁定过程中,有关酌定量刑情节的关键要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滥伐林木的数目:这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一个重要参考维度。
通常而言,对于滥伐林木数量较多者,法院将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特定刑罚,同时还需并处罚款;如若数量庞大,则其刑期将会从三年延伸至七年之间,罚金也会相应增设。
具体数量标准往往受到地域性及特殊情境的制约,为此我们需要参照相关法律条规及司法诠释来对应实施裁决。
滥伐林木的所在位置及目标种类:这一点同样可能对量刑产生影响。
举例来说,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滥伐林木活动,势必会承受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如果滥伐目标为珍稀或是具备极其特殊生态意义之林木,则亦会导致责罚的加重。
最后,对违法犯罪主体本身主观恶性的评估:在进行量刑分析时,犯罪主体的主观恶劣程度亦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考量因素。
假如人明知故犯,甚至屡次实施滥伐林木行为,那么其主观恶意无可否认会相对偏大,因此有可能面临较重的刑罚惩处。
侵权行为发生后的态度以及采取的补救方式:这些都有可能左右刑罚权衡。
如果侵权行为人能在案件告破后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坦诚披露自身所犯罪行,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设法挽回损失,那么其最终可能得到较为轻缓的刑罚判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