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损失如何认定
一、刑事犯罪损失如何认定
在判明刑事案件中,没有统一明确的损失金额标准。就诈骗罪而言,倘若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介乎于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即应当作为重点立案追诉对象看待。至于方面,当公私财物的价值超过了一千元甚至达到三千元以上,便应当纳入立案追诉范围之内。事实上,各个案件所设定的标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关于刑事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认定乃一项涉及到诸多法律原则及实践操作环节的复杂课题。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受害者需对相关法规深入理解,努力搜寻并收集充分证据,并且应该采取合法途径以争取损失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刑事犯罪年龄问题如何认定
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涉及刑事责任方面的年龄规定如下:
首先,针对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所触犯的各类犯罪行为,均视为不受刑事责任约束的年龄阶段;其次,原则上阐述凡在14岁至16岁期间触犯了法律规定的八类恶性犯罪以及在12岁至14岁之间沦为严重暴力性犯罪者,若经过最高检察院提起追究其刑事责任,则应属所谓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最后,当一个年满16周岁的成年个体实施犯罪行为时,应被视作已经进入完全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阶段。
三、刑事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吗
所谓“不予刑事追诉”,是指在犯罪行为已经发生的前提下,由于特定的法定事由,司法机关依法作出决定,不对犯罪行为人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并施以刑事制裁的一种情形。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予刑事追诉”与“无罪”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司法机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法律所规定的特定理由,而非对犯罪行为本身是否构成犯罪的否定性评价。
对于那些犯罪情节极其恶劣,例如重大暴力犯罪以及等严重违法行为,通常不会适用“不予刑事追诉”的处理方式。
以上是关于刑事犯罪损失如何认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