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售企业禁止销售的品种有哪些
药品零售企业禁止销售的品种包括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终止妊娠药品等。
药品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明确的限制和禁止销售的品种。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通常受到严格管控,禁止零售企业销售,这些药品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和潜在风险,需要在特定的医疗机构内由专业人员使用和管理。放射性药品由于其特殊性和潜在危害,也不允许在零售环节销售。终止妊娠的药品,如米非司酮等,禁止零售企业售卖,这是出于对计划生育政策和妇女健康的考虑。
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某些药品禁止零售企业销售。比如,某些药品可能因质量问题、安全性风险或监管要求而被临时或永久禁止销售。药品监管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相关规定和通知,药品零售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为了确保公众用药安全和合法,药品零售企业应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他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对所售药品的审核和把关,不得擅自销售禁止销售的品种。同时,监管部门也会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督检查,对违规销售禁止品种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查处,以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法律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使用假药、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三)变质的药品;
(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药:
(一)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二)被污染的药品;
(三)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四)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
(五)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六)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
(七)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禁止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禁止使用未按照规定审评、审批的原料药、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药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