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程序正确的是
应急救护程序通常包括评估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呼救并获取急救设备、进行心肺复苏(如需要)、止血包扎等处理、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应急救护程序的正确步骤具有重要意义。评估环境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前提,确保自身和患者不会处于进一步的危险之中。比如避免在火灾现场、漏电区域等危险环境下盲目施救。
接着,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可以通过轻拍患者肩部并呼喊来确认。同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来判断呼吸是否存在。这一步能帮助确定患者的紧急程度。
立即呼救并获取附近可能的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如果患者心跳呼吸骤停,需尽快开始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对于有出血等情况的患者,还需进行止血包扎等相应处理,以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
持续进行上述措施,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并交接。
需要强调的是,正确的应急救护程序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正确、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护。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对他人有益,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拯救自己或身边亲人的生命。
法律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条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