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离职后工资什么时候发

法律解析:

离职后工资的发放时间通常应按照劳动合同或公司规定来执行。一般会在离职后的合理时间内发放。

离职后工资的发放时间,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主要依据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以及用人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公司可能有不同的具体时间安排

一些公司会在员工离职后的下一个工资发放日发放工资,比如公司通常是每月 15 日发放上月工资,那么员工在当月 10 日离职,其工资可能会在 15 日发放。也有部分公司会选择在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的较短时间内,如一周内支付工资。

从法律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这意味着,工资的发放应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并且不能无故拖延。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离职员工工资,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尽快支付;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总之,离职后工资的发放时间应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也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在遇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693743.html

离职后工资什么时候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