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上班不给加班费违法吗
法定节假日上班不给加班费是违法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具有特殊性,是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的休息时间,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和身体健康。如果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要求劳动者上班,却不支付相应的加班费,这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
这种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支付加班费。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程序来解决争议。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加班费。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劳动者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法定节假日上班不给加班费是违法的,劳动者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用人单位也应自觉遵守法律,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