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什么
虚假广告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虚假广告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扰乱市场秩序,因此法律对此有严格的规定和惩处措施。
在民事责任方面,发布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消费者有权要求其赔偿损失。
从行政责任来看,相关部门可对发布虚假广告的主体予以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发布广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
而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虚假广告情节严重,达到了刑法规定的标准,相关责任人可能会构成犯罪。例如,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这种情况下,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总之,虚假广告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其法律责任涵盖了多个层面。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无论是广告主还是广告相关从业者,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广告法》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