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危害行为是什么

合飞律师1周前 (04-17)普法百科1
法律解析:

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

危害行为在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是犯罪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一个行为只有被认定为具有危害性质,才有可能构成犯罪。

危害行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有体性,即表现为身体的动静。这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积极地实施某种行为,比如故意杀人等;不作为则是指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而不履行,比如母亲不给婴儿喂奶导致婴儿死亡。二是有意性,是在行为人意识和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如果是无意识的行为,如人在梦游状态下的举动,通常不被视为危害行为。三是有害性,即对社会具有危害,违反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认定危害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例如行为的客观方面,包括行为的方式、手段、后果等;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如故意还是过失等。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危害行为对于正确定罪量刑至关重要。如果将不具有危害性质的行为错误地认定为危害行为,可能导致冤案的发生;反之,如果没有正确认定真正的危害行为,则可能使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

总之,危害行为是刑法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对于理解犯罪的本质和构成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699619.html

危害行为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共同加害行为是否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法律解析: 共同加害行为通常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过失,共同实施加他人的行为,并造成损后果。在法律上,这种共同加害行为一般被认定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的复数性,即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侵权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共...

抽象行为是什么意思举例(抽象行为是什么意思呢)

一、公民咨询:什么是行政执法监督?政执法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市法制办工作人员回复:政执法监督指各级人民政府对其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以及工作部门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的情况各级人民政府对本部门所属工作机构和下级工作部门。记录行为并监督政活动。 政执法监督主要包括两个...

离婚时带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院会如何判决?离婚时持刀行为是否违法?法院判决思路

离婚时带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院会如何判决?离婚时持刀行为是否违法?法院判决思路

问题解答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如果一方曾持有或使用过带有暴力倾向的工具,如刀具,并且这种行为可能对另一方或家庭成员造成直接威胁或潜在伤,这将被视一种严重的行为否构成犯罪以及法院如何判决,需要具体案件具体情况来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一方持刀威胁或伤对方,可能涉...

犯罪危害行为有哪些

一、犯罪危害行为有哪些 犯罪危害行为是指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他人合法权益等造成损行为。 从对社会秩序的危害来看,比如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肆意打闹,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活动秩序,让整个公共空间陷入混乱,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周围人们的不满...

危害行为的判断标准

法律解析: 危害行为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危害行为是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判断否构成危害行为时,通常有以下一些标准。 从客观方面来看,首先是行为的有体性,即危害行为必须人的身体动静。其次是危害行为的有意性,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通常具有一定的意识和意志支配。...

危害行为的分类

法律解析: 危害行为可分与不作两种基本形式。 危害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作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例如,用刀伤人、盗窃财物等。其显著特点表现积极的动作,违反了禁止性规范。 不作,则行为人在能够履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该义务。不作...

侵权行为与侵害行为一样吗

不一样,侵权着重权利方面,侵更注重生命健康方面。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损后果:客观存在的损后果确定侵权责任的首要必要条件。 (二)因果关系:指行为和损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说,行为是造成损的原因,损害是行为的必然结果,需要解决的问题侵权责任否成立。 (三)行为...

险驾驶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几年)

1、犯以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以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一个独立的罪名,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