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减轻吗
一、未成年犯罪减轻吗
未成年人犯罪在法律上通常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哦。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对行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法律在量刑的时候,会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犯罪动机及后果等因素,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对于初犯、偶犯或者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可能采取非刑罚化处理方式,比如说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等,来帮助他们改过自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从宽】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
二、未成年犯罪会被追责吗
未成年犯罪要不要被追责,主要看他的年龄、犯罪性质和情节严不严重。咱们国家的法律原则是,对未成年人犯罪要教育、感化、挽救,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但有特别严重的犯罪除外。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种特别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那就得负刑事责任了,但依法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未成年犯罪需要看望吗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探视的权益和义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法律人文关怀的角度,应该鼓励家庭成员、监护人以及适当的社会支持体系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探视,这样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康复和重新融入社会。不过,具体允不允许,以及怎么安排,得听司法机关的。司法机关会考虑案件性质、未成年人保护原则和社区矫正要求,确保探视活动不会影响案件的调查、审判,也不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犯罪减轻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